蒋涤非:酒香也怕巷子深,如何让湖南文旅“圈粉”世界?
Sun Mar 09 00:00:00 GMT+08:00 2025
文化底蕴+奇秀山水
以“五张名片”为底打好“三张牌”,就是“出圈”秘籍
去年,湖南旅游总花费突破万亿大关,旅游业成为湖南第六个万亿产业。那么如果想去湖南旅游,能不能请您给我们总结一下湖南旅游的看点有哪些呢?
蒋涤非:湖南有悠久的历史文化,厚重的革命文化、活跃的现代文化,文化软实力和山水旅游资源,可以说是全国最丰富的省份之一,最有代表性的就是“五张名片”:一是以张家界等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,二是以韶山等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,三是以长沙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化休闲名片,四是以南岳衡山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,五是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等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张家界口岸出入境人次稳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,最近也有一条热搜叫做“张家界的山上‘长’满了外国人”。那么张家界是如何“火”出中国、“圈粉”世界的呢?
蒋涤非:从数据上来说,张家界的常住人口不到150万,但是去年全年入境客源地已经拓展至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,入境游客达到了183万人次。张家界之所以能“圈粉”,靠的是打好资源牌、政策牌、营销牌这“三张牌”。
首先是“资源牌”。张家界最“硬核”的是自然生态资源,最“诱人”的是民俗文化资源。我们形容山通常是 “一座座山”,而张家界的山,我们叫“一根根山”,非常独特。这种奇幻的自然地貌,成为好莱坞电影《阿凡达》悬浮山的原型,成为《哪吒2》奇异仙境的灵感来源,成为经典电视连续剧《西游记》的取景之地。
其次是“政策牌”。湖南一直把张家界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来打造,抢抓240小时免签政策落地的机遇,出台促进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十二条措施,实施通关、住宿、语言、支付等一系列便利化服务保障,让境外游客在湖南享受到最优的服务。
然后是“营销牌”。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好的宣传营销才能使好产品走向世界。例如, 在韩国,张家界开展的“如果孝顺父母,就带他去张家界”营销活动,助推张家界成为韩国中老年人首选的出境旅游目的地。
红色基因+城市烟火
传统文化如何顺应时代发展,成为“流量法宝”
红色是湖南文旅的底色。这片镌刻着光辉印记的红色热土,孕育了无数荡气回肠的红色故事。在文旅融合过程中,湖南如何用好自身的“红色资源”?
蒋涤非:湖南根据年轻人和学生群体的需要,量身定制符合需求的红色旅游产品。比如,开通深圳至韶山旅游专列,方便大湾区旅客直达。启动“我的韶山行”中小学生红色研学以来,已有数百批次研学团队、数十万中小学生走进韶山,掀起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和红色研学的热潮。此外,“音乐思政课”等一批教育品牌、以青年毛泽东为主题的《问苍茫》等一批红色剧目也在不断“点题”,助推湖南用好用活“红色资源”。
蒋涤非(左)接受中国之声《会里会外》专访
老文化讲出新故事。湖南将如何依托千年文脉和自身的资源禀赋,探索出文旅发展新模式?
蒋涤非:越是地方的,就越是世界的。湖南要探索自己的文旅发展新模式,就一定要找到属于湖南独特的“诗与远方”。这种独特性,一是在于处处皆风景、四季皆可游;二是在于它的神秘古韵;三是为游客全力打造的优质服务。
下一步,湖南将努力开辟一条“办会兴城、流量破圈、文化活化”的特色路径。
办会兴城,就是以“旅发大会”激活全域文旅新动能。自2022年举办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以来,可以说,旅发大会已经成为“人民节日”“文旅盛会”“消费热潮”和“产业平台”,让“一城办会”撬动“全域精彩”。
流量破圈,就是用“赛事演艺”打开文旅新入口。近年来,湖南已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、乒超联赛等体育赛事、多场演唱会,还有一系列如“厂BA”篮球联赛等基层体育文化活动,如今可以说是“月月有赛事,场场都精彩”。
文化解码,就是用“古今对话”创造消费新场景。比如,怎样通过创新的形式设计文创产品,让游客把“文物”带回家。湖南博物院里的马王堆文创产品和辛追夫人如今已经成为文博界的“网红”,我们现在也正谋划如何用数字技术,为马王堆创造更多新的体验场景。
我们希望实现的,是演奏好“办会兴城”的统筹力、“流量破圈”的爆发力、“文化解码”的创造力这“三重奏”,只有守得住历史的魂,才能玩得出未来的范。